-
非小细胞肺癌相关介绍
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是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、腺癌、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。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,扩散和转移也相对较晚。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0%左右,75%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,因此,5年的生存率很低。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多以手术切除为主,防止扩散和转移。不可手术的患者多采用化疗、放疗和靶向药物联合治疗,局部控制病情,缓解患者的病痛,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生存期。
发病机制:
吸烟与被动吸烟;
长期暴露在砷、石棉、铬化合物、焦炭炉、芥子气、镍、氯乙烯环境中;
电离辐射;
肺癌家族遗传史。
其中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,与不吸烟者相比,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要高出9-10倍,重度吸烟者可达10-25倍。吸烟量越大、开始年龄越早、吸烟年限越长则患肺癌的危险性越高。戒烟后随戒烟年数的增加,肺癌的危险性会有所下降,但吸烟的致病效应不会完全消失。
预防措施:
控制吸烟和戒烟,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;
减少环境污染,确保空气清新。
非小细胞肺癌的症状:
肺癌早期基本无明显的症状,多数患者是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肺癌,且多是中晚期。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下:
胸部胀痛;
痰血;
低热;
咳嗽;
食欲下降;
体重减轻。
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、大小、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密切相关。例如:癌细胞转移至骨骼,会出现关节疼痛的表现,癌细胞压迫喉返神经会引起声音嘶哑,癌肿侵入纵膈,压迫食管,会导致气促。
筛查:
当身体出现不适,疑似癌症,怀疑是肺癌时,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,以确定癌症的分期、癌肿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。
胸部X线检查:
胸部X线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方法,可发现大部分肺内病灶,可以了解到肺癌的部位和大小。
痰细胞学检查:
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,原发性肺癌患者多数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。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80%~90%,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%。
胸部CT检查:
胸部CT可发现一般X线检查隐藏区的病变(如肺尖、脊柱旁、心脏后、纵膈处)。密度分辨率高,可以显示直径更小、密度更低的病变,根据影像可以评估肿瘤范围、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、淋巴结转移的情况,为肺癌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。
纵膈镜检查:
可直接观察气管周围、隆突下区域淋巴结情况,并做组织活检,明确纵膈淋巴结有无转移。纵隔镜检查主要用于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,不适合于外科手术治疗,而其他方法又不能获得病理诊断的患者。
肺癌的治疗:
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采取的是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,外科手术是切除NSCLC最重要的治疗手段,即使完全性切除术后,仍有相当部分的患者会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。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病例分期决定治疗方案,一般采用手术、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方式,根据基因突变的情况可考虑靶向治疗。
Ndebele 0条评论
- 共1条数据